| 
 |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7-14 00:02 编辑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伯琛,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晚号玉池老人,因其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之为“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 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因引荐西方先进理念而遭受不公正待遇,“为天下谤”。著有《使西纪程》《养知书屋文集》《会合联吟集》《云卧山庄别集》。 
 
四时享祀 
万古纲常 
==湖南双峰县忠节公(罗泽南)祠头门联 
 
齐天地于一指 
吐霶霈乎寸心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寿人冬月十一日生日联 
(错注:此为《对联话》卷五庆贺记载“郭筠仙寿人冬月十一日生日联云:‘十一月十一日;八千春八千秋。’亦工整...”古今联语庆贺记载为“后入馆选,客有乞书寿联者。询何日,曰‘十一月十一日’,郭援笔直书云:十一月十一日;八千春八千秋”,而多版本则为乾隆年间进士刘凤诰作) 
 
大鹏展翅三千里(郭) 
小猪连头一百斤(屠主) 
古今联语汇选第二册:庆贺==湘阴郭筠仙侍郎,幼时以神童名。一日,购肉乡市,屠主戏谓曰:某有一对,曰:“小猪连头一百斤”,君对就当以肉赠。郭应曰:“大鹏展翅三千里”。屠主欣然赠之。 
 
世须才,才亦须世; 
公负我,我不负公。 
==挽左宗棠 
 
恒沙世界,无非诸佛总持 
华藏庄严,并是众心感观 
==题岳麓书院 
 
无补清时,终老书丛原宿志; 
偶谈瀛海,重摊诗卷纪前游。 
==自题 
 
廿年独宿,操履洁清,同辈如君真健者 
十载从公,身兼劳怨,异时任事想斯人 
==挽熊漱芳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题浙江天台县国清寺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题湖南汩罗屈子祠 
 
骚可为经,倬然雅颂并传,俨向尼山承笔削; 
风原阙楚,补以沅湘诸什,不劳太史采輶轩。 
==题湖南省汩罗屈子祠 
  
德泽著三湘,感曩日深恩,白叟黄童都下泪; 
芳名留百世,听今朝惨痛,青山红树也销魂。 
==挽朱岚暄 
  
河山带砺与咸休,几兼全将相勋庸,师儒德业; 
朝野衣冠同一哭,是关系人才消长,天下安危。 
==挽曾国藩 
 
收吴楚六千里,肃清江路之功,水师创立书生手; 
开国家三百年,驰聘名扬之局,亮节能邀圣主知。 
==挽彭玉麟 
  
志安社稷,气奋风云,裹革身轻,后死何人忧漆室 
学征关闽,功追宗岳,瓣香心折,先生今日有祠堂 
==湖南双峰县忠节公(罗泽南)祠大堂联 
 
忧人之所戚,乐人之所欣,毕竟鹊噪乌啼,有何干涉  
爱我者勿悲,嫉我者勿喜,同是电光石火,只此须臾 
==晚年作于长沙所居玉池别墅,有作其三弟崙焘自挽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题岳麓书院船山祠 
 
论交谊在师友之间,兼亲与长,论事功在唐宋之上,兼德与言,朝野同悲惟我最; 
其始出以夺情为疑,实赞其行,其练兵以水师为著,实发其议,艰难未以负公多。 
==挽曾国藩 
太平天国史(第二册)中编注有曾文正公荣哀录记载下联中某句为(挚友郭嵩焘挽他的对联有一句话说:「考战绩以水师为著」)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守旧派佚名集句联讽郭嵩焘 
有传为王闿运所作。联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孟子·告子下》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曾国藩赠郭嵩焘 
 
============================== 
挽郭嵩焘联,多取自吴恭亨《对联话》卷六哀挽及俞樾《春在堂楹联录》等  
 
王者守在四夷,坛玷折冲诚有道; 
天下惄遗一老,沅湘耆旧更何人。 
==易顺鼎挽郭嵩焘 
 
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 
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 
==王先谦挽郭嵩焘 
 
劳宣中外,望重泰山,立德与言,而公不朽; 
誉以诗人,视犹子弟,为天下恸,亦哭其私。 
==张珣挽郭嵩焘 
 
识议为流俗所惊,瀛寰七万里间,终全国体; 
勋业仍著书以老,中兴名将相外,留此儒臣。 
==王启原挽郭嵩焘 
 
文事继韩昌黎,论筹笔勋名,当在元和平蔡上; 
声名满郁单越,数乘槎岁月,更难甘掾使秦时。 
==张亨嘉挽郭嵩焘 
 
孤愤塞五洲之间,众醉独醒,终古行吟依屈子; 
抗心在三代以上,高文醇意,一时绝学并船山。 
==陈三立挽郭嵩焘 
 
卅年为文字旧交,忆江上同舟,南岳神仙人亦老; 
万感值艰难时事,属山阳闻笛,西河悲痛我如公。  
==李篁仙挽郭嵩焘 
 
为翰苑,为封疆,为海外輶轩,青史长留不朽事; 
是同事,是前辈,是楚中耆宿,白头顿失老成人。 
==俞樾挽郭嵩焘 
 
平生蒙国土之知,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惭羊叔子; 
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严复挽郭嵩焘 
(错语:下联有版本为“入世负独醒之累,到处蛾眉谣诼,离忧何必屈三闾”,前“入世”更合符声律,可信) 
 
邦交九万里,兵事三十年,觏闵既多,乾坤或几乎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立言不朽,功德尤赖以传。 
==杨名照挽郭嵩焘 
 
修六艺之文,通万方之略,后世谁相知,怅望千秋为陨涕; 
质鬼神无疑,俟圣人不惑,殷忧与终古,苍凉寰海一孤臣。 
==罗正钧挽郭嵩焘 
 
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王闿运挽郭嵩焘 
 
国无专祠而士林有俎豆,家无私谥而瀛海识姓名,真气塞乾坤,必到盖棺成众评; 
功在绥边以苦口破群疑,学在传经以虚心衷一是,寒芒动奎壁,愿因修史上遗书。 
==萧大猷挽郭嵩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