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28 1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豆腐 于 2009-7-28 19:35 编辑
池志徵对联几副:
躬洁冰雪,夷然清皓
性发兰石,生自馥芬
==78岁时题梅花
出其北门,看台上何等角色
朝彼南面,听曲中有韵文章
==题浙江温州北门戏台联
湖上桥,桥上亭,亭上楼台,廿载经营,公真果敢者
壁中石,石中书,书中姓名,千秋纪念,我亦有心人
==题浙江温州瑞安敢心桥(原名憨桥)
宣统初年时,德象女校西临西河,没有桥梁,西岸学生须绕远路多走1公里多路程至西河桥、矮凳桥才可到学校,吴之瀚(号八憨老人)自费出资在校边建桥。他还请当时有“浙南四支笔”之一美称的书法家池志徵撰写楹联,池志徵认为“憨桥”的“憨”字欠雅,改名“敢心桥”,而桥边亭楼名字一并改成“敢心亭”和“敢心楼”。
界悟真显佑,特辟宏基,宫阙重新,雉堞鳌峰同拱卫
历宋元明清,叠垂祀典,照临万古,南箕北斗共辉光
==题浙江温州瑞安西岘山悟真讲寺
五代道士马湘离瑞后,将其修炼所在和住处“玉皇宫”舍为寺院改为“棲霞寺”。据史记载,宋大中祥符年间赐名为“悟真讲寺”,后人俗称“喇嘛寺”。民国四年重修
==================================
池志徵(1853—1937),字云珊,晚号卧庐,家居瑞安城关虞池。少时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在文学、书法、诗词、楹联、中医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浙南书画界并以他为首,与孙诒泽、许苞、项廷珍为世人统称为“浙南四支笔”。1875年为湖北布政使孙衣言幕僚。孙衣言赴任江宁,池亦随往。以后孙锵鸣在南京钟山书院执教,池亦前去攻读,毕业后旅居上海。1892年曾在台湾任抚台文案,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回瑞安定居,以授徒为业,以书法会友,曾协助陈虬创办利济医学堂,并教授中医学。池志徵的书法以颜体为宗,苍劲豪放,字迹庄严大度,达到炉火纯青,自成体势的境界。1930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上,他书写的条幅荣获书法展览优等奖,被誉为“东南第一笔”。著有诗文集《金台游记》和《卧庐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