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阿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搜集到的一些散碎对联

[复制链接]
745#
发表于 2011-3-11 13:44:43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常德临澧蒋家坪花园几联


牡丹为首
芍药同根
==芍药亭

身动根基稳
心空节弥坚
==翠竹院

汾阳富贵亦寿考
卢陵道德能文章
==罗汉轩,刘墉题

明月见花影
晴空听鹤声
==爱晚亭(非岳麓山爱晚亭)
744#
发表于 2011-2-17 21:31:18 | 只看该作者
流水入疏竹
归云带远山
==李恒良书房对联
李恒良,字子易,汉军正白旗人氏,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蓝田县知县,宣统三年(1911)离任。著有《潭柘集》,传本极少。
743#
发表于 2011-2-17 21:27:17 | 只看该作者
紫阁花明云五色
苍山松老鹤千年
==陈炳昌书房对联

陈炳昌,字仲名,又字重名,广东光绪举人
742#
发表于 2011-2-17 21:12:05 | 只看该作者
古松峭似老名士
初月媚于新嫁娘
==张树侯书房对联
张树侯(1886-1935),名之屏,安徽省寿县瓦埠乡曹家岗村西的邢家岗人,生于清同治五年,自幼勤奋好学,二十五岁考中秀才。青年时代与柏文蔚等一道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民国成立以后,自知非政治才,退居乡里,潜心艺事。生平力学,至老不衰,于金石书法,好之尤笃。“三代篆籀,暨汉唐以来诸石刻,搜罗甚富。”书法正、草、隶、篆四体皆能。篆隶书工力深厚,行草书特具个性。除书法造诣高深外,篆刻与刻碑技艺也享有盛誉,有“铁笔张树侯”之称。在文学诗词方面,也有很深功底,生前著有《尚书文苑》、《淮南耆旧小传》、《联语存录》、《书法真诠》、《晚菘堂诗草》等。

兴化百花洲堂前塑像前有作者不详版本为:
古松峭似老名士
初月媚于新嫁娘
错语:“峭”字更传老名士之神
741#
发表于 2011-2-17 20:59:33 | 只看该作者
对酒最宜华藻发
出门惟与野云期
==鲍贤伦书房对联

鲍贤伦,195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
740#
发表于 2011-1-31 15:00:08 | 只看该作者
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杨公祠大门

学究天人,泽被九州士庶
功参造化,名倾万国衣冠
739#
发表于 2011-1-31 14:56:26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台山县凤山三仙寺山门对联

白沙讲学行吟地
苏轼逢仙寄迹门
738#
发表于 2011-1-28 13: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8 13:21 编辑

看山已许成知己
赏竹何须问主人
==顾颉刚赠戈湘岚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我国“古史辨”学派创始人。戈湘岚,当代画家。

错注:此联化自“对松既许成知己;看竹何须问主人”。为佚名题某庭园联。上联典出宋代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下联典出南朝宋王徽之事。王徽之爱竹成癖,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他有次出游,经过吴中,见一位士大夫家里有许多好竹,迳自往竹林下,讽吟啸歌,不理会主人殷勤恭候,主人大为难堪,令人关紧大门,不让他出门。王徽之很欣赏主人这种留客作风,竟因此留下和主人欢晤片时方走。
737#
发表于 2011-1-28 13:13:48 | 只看该作者
东莞常平周灿林睡房联

    平生要食新鲜米
    一世唔烧隔夜柴
    横批:餐揾餐食

    周灿林是解放前广裕墟人,其父开有糖坊、榨油坊,最初家境富裕,但周灿林是败家子,最后竟然靠与人下棋度日。他赢了对方,对方就付给他两角钱,所以他家没有存粮没有存柴,每天都现买米、买柴做饭。他比较有文化,自己撰写了这副对联挂在睡房门口。
736#
发表于 2011-1-19 21:53:38 | 只看该作者
为删绮语微存戎
即使清吟也费才

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有:薏庵、檍盦、乙僧、乙叜、释持、寐翁、睡翁、?香病叟、孺卿、皖伯、宛委使者、菩提坊襄病维摩、梵持、建持、持卿、其翼、随庵、守平居士、谷隐居士、浮游翁、楚翅、东轩、东轩支离叜、灊皤、灊庸、袍遗、东湖盦主、媻者薮长、姚埭老民、紫藟癯轩、癯翁、东畴小隐、逊斋、逊翁、巽斋、遯叟、李乡农、馀斋老人等等。浙江嘉兴人。其祖父沈维鐈,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称“小湖先生”。
735#
发表于 2010-12-31 14:44:49 | 只看该作者
春梦惯迷人、一品朝衣、误了九寰仙骨、鸡鸣紫陌、马踏红尘、教弟子向那头跳出 
空山曾约伴、八闽片语、相邀六诏杯茶、剑影横天、笛声吹海、问先生自何处飞来
===太和宫金殿紫禁城一进门右手边“春醉蓬莱”楹联。陈用宾,福建晋江人,万历初年考中进士后来云南做官,官任巡抚且兼军门,一品大员,时云南人亲称其为“陈大军门”。根据书中记载,陈用宾“有雄略、用兵如神”。在腾越(保山地区施甸、腾冲县一带)边境要塞设“八关二堡”;在“改土归流”中其“并议墩田”;在多次对安南(越南)、缅甸的战争中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是明朝末年不可多的人才。
734#
发表于 2010-12-28 20:53:30 | 只看该作者
花了几个小时大致看了一遍,后面比前面收集的联质量要高
733#
发表于 2010-12-27 23:21:02 | 只看该作者
千山起伏,奔腾前狮后马
九水回环,映带右鹊左鸿
==厦门翔安内厝许厝村古祠楹联,传为朱熹作
732#
发表于 2010-12-7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百年坎坷饶两岁
一星陨落冷千山
==流沙河挽老作家萧萸
  
客宿湘泉,酒醒纱窗月静
人吟楚水,诗成芷岸风香
==流沙河题“湘泉酒业”
731#
发表于 2010-12-7 15:37:39 | 只看该作者
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
留侯何在,空余黄石素书
==崇庆(今崇州)怀远镇小龙王庙石刻楹联,作者不详
730#
发表于 2010-12-4 12:09:33 | 只看该作者
广东惠州陈氏祖居联

道中北学
春满南天
==正门联

青官巷士左右树
神君仙人高下花
==瑞麟赠陈宝华
瑞麟在清同治年间官拜文渊阁大学士,曾任两广总督

藏书壁得秦前本
种树槎浮海上枝
==李可琳赠陈宝华
李可琳,字辉珊,归善县(今惠东增光上围村)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加员外郎衔,曾经理惠州城墙的修理工程,民多赖之,是道咸年间的惠州名士。

陈宝华,字虞阶,从陈氏后人所保存的画像来看,陈宝华的官服补子是麒麟,由此可见此公可能曾任一品武官。从陈氏后人口中得知,陈宝华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功臣。
729#
发表于 2010-11-24 22:52:30 | 只看该作者
月无贫富家家有
燕不炎凉岁岁来
==宋朝吴必大谈修养的对联
728#
发表于 2010-11-24 22:51:19 | 只看该作者
湖北荆门几幅古联

洞前花落随风去
山上云飞引鹤来
==白云楼白云洞门宋代石刻联

灵窍豁开新洞府
良缘重话好沧浪
==白云楼山门宋(或明)代石刻联

秋月春花,不少佳趣
高山流水,别有知音
==京山长庆禅寺清联
727#
发表于 2010-11-10 10:4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0-11-10 10:53 编辑

张照(1691--1745年)对联

万树琪花千圃药
一庄修竹半床书
==题扬州东园(贺园)春雨堂联

古往今来只如此
淡妆浓抹总相宜
==集宋句题苏州戏台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题于承德避暑山庄。
1782年六月四日,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一处建筑内,看到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对联。他一时兴起,将对联中的几个字稍做改动后,便有了“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看书””的对联。虽然只是变动了其中的五个字,但意思却直抒其内心感受。不仅如此,乾隆还当场口占一首《点窜张照书联语二句因口占促成》的诗作:“侍臣联句犹粘壁,前席无端略忆初。似此精神能永注,谓他赵(赵孟兆页)董(董其昌)或难如。两言即景未详熟,五字返躬因易予。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看书。”这首诗后来被收入到乾隆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中。可能是乾隆对自己的这一改动非常得意,以至于第二年的春天在圆明园做诗时仍清晰记得此事。并在其诗注中交代:“去岁于避暑山庄见张照书联句云:‘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不知谁所作。然大都流连光景之词,因为易之曰:‘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看书’起句易四字,对句只易一字,较为切己”。看得出,乾隆在改动张照联语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好奇,这首诗究竟是谁做的?张照早已过世,乾隆已是无从问知。
726#
发表于 2010-10-26 12:43:56 | 只看该作者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曹伯庸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涵养转深沉
==刘墉
725#
发表于 2010-10-17 13:39:17 | 只看该作者
古寨压高岑,指点残垣追旧史。帝抑豪酋,废土司,设流官,旗鼓星奔,奴丁鸟散,逐马弓刀销王业。是举族来迁,择桧岭安庐,松冈定里。尘湮履迹,世传俎豆,案陈虎祖香烟,牛神蔬饭。三百年裔嗣绵延,并老木拂苍,蔓藤垂紫。等闲歌哭当诗,儿女多情;冠裳作画,斯民尚艺。坛场聚舞,灯烛迎傩,喜同悲共。江汉钟灵,浪打沙淘存异俗。更远道未穷,余烈猶芬,继踵先荣齐奋进;
名区添胜概,化裁佳地振群山。匠挥斤斧,开涧壑,连磴栈,池园绮布,境界图呈,耀空金碧拥楼台。试凭栏环望,有峰峦接目,云气摩胸。坝锁湫龙,虹卧锦沟,光映禾田村屋,井树人家。二千尺牯巅雄峙,爱早寒凝绿,夕照蒸红。烂漫林花播艳,好风生色;岩瀑悬淙,瑞月扬声。竹海翻波,茶泉沸雨,韵与香揉。景观轮奂,日华星彩丽琼霄。对长天无际,旷怀愈永,持征耸峻再登临。
==武汉锦里沟风景区门楼楹联
724#
发表于 2010-10-13 15:09:59 | 只看该作者
横云岭外千重树
秋色墙头数点山
=清 陈介祺,上联集自钱起《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下联集自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名花未落如相待
佳客能来不费招
==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的常州画派开山鼻祖恽寿平

千寻凤阁攀云上
五色龙江抱日流
==恽寿平
723#
发表于 2010-10-10 15: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0-12-28 22:43 编辑

由汉晋唐宋元明以迄于今,蚕丛西辟,棘路南通,想当年文翁居守,石室藏经,千百祀学校宏开,固知岷峨钟毓,世载其英允矣,光联井络
溯邹鲁濂洛关闽相沿而后,鹿洞云封,鹅湖月冷,幸此地胥鼓悬堂,绛纱列帐,二三子弦歌不辍,惟参性道渊源,教惭无术敢云,远绍心传  
==王来遴题四川锦江书院

千百年奇石直立天穹,古今来诗人韵士,看西刺秧针,南飞芦絮,北撑荷蓬,东插莲笔,皆成锦绣文章,姑勿论布谷催耕,醍醐劝饮,燕剪穿花,莺梭织柳
亿万顷狂浪奔来眼底,俯仰间龙吟虎啸,喜风生水面,月点波心,云暝海角,日照山巅,别有烟霞世界,更可赏虾兵舞剑,蟹将执戈,螺蛳献宝,蛟客呈珠  
==赵锦春题云南通海海潮寺
722#
发表于 2010-10-10 15:09:15 | 只看该作者
万壑拥楼台,听竹溪泉响,松径涛清,心旷神怡,雅集聊当风月主
一水抱城廓,看柳渡渔庄,螺洲蟹舍,岚平烟静,置身宛在画图中
==杨树铭题云南通海秀山清凉台

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
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
==蔡元培挽张謇。日记:指《张謇日记》

真者犹假,假何必非真,看诸君粉墨登场,领异标新,同博寻常一笑粲
古或胜今,今亦且成古,叹三代韶英如梦,求本知变,聊应斟酌百家长
==清·张謇题江苏省南通市更俗剧场戏台
721#
发表于 2010-10-10 15:06:20 | 只看该作者
远客乍归觅城东,一亩园亭,白石青城寻旧约
故家常在嘉江北,百年人物,碧梧翠竹有清才  
==范当世题南通枕江亭

高台一片清凉,我辈素苦热中,也借这梦月松风,解诸烦恼
前途许多障碍,此地别开生面,忽觉得天空地阔,放大光明  
==陈灿题云南通海秀山清凉台

百年三万六千场,以慧眼观沧海桑田,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大藏五千四八卷,有信心者女人男子,能书写诵读,能受能持
==江苏南通川至庵藏经楼  近·张謇
720#
发表于 2010-10-10 14:33:45 | 只看该作者
广西桂平县西山风景区楹联

流水有情归故涧
夕阳无语下孤亭
==秋柳亭旧联

尘世路间,不觉忙忙终日
碧云天里,何妨息息片时
==碧云石径“碧云天”石刻对联

泉边有石为吾友
客里逢人说此山
==“三石门”乳泉石刻联

盘石茶芽,咸称美味
深溪乳水,众试皆甜
==“三石门”乳泉石刻联

史隐访遗踪,半世功名春梦里
思灵观夕照,万家灯火晚炊时
==“中山飞阁”柱联

千寻岭蟠结六龙,正兴云起雾、跃跃飞腾。借问三龙何在?在深潭潜蛰,辄披扬碧浪清波,在石并钟灵,频喷吐香泉玉乳,在净庵显现,常降散喜雨甘霖,允矣,三龙行藏舒卷,悉为人间,赢得江山留胜迹
四百载纵横群杰、曾闪电奔雷,桓桓震奋。数将众杰属谁?是侯帅驱驰,自渌洞浮起藤峡,是天王神骏,从紫荆直上全陵,是陈开溯流,建大成虎踞永秀,壮哉,众杰进退升沉,都留教益,好教后世谱新篇
==九龙亭
719#
发表于 2010-10-9 00:46:54 | 只看该作者
越锦何须衣义士
黄金祗合铸娇姿
==诸暨明代的西施祠对联
718#
发表于 2010-10-9 00:43:35 | 只看该作者
意气不从天地得
英雄岂藉四时推
==禅门对联
717#
发表于 2010-10-8 21:59:53 | 只看该作者
鞠通夜抱朱丝静
脉望朝含绿字香
==清代小说家 钮树玉
716#
发表于 2010-10-6 13:22:15 | 只看该作者
流水细分床畔响
群山高入笔端灵
==程十发

家鸡野鹜同登俎
海螯江柱初脱泉
==华世奎(1863-1941)

岁星仙气原方朔
璧玉新词是义山
==集西岳华山碑字
715#
发表于 2010-10-4 14:46:06 | 只看该作者
  佷山书院,位于湖北长阳(今土家族自治县)。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县朱登俊建。后倾圮。雍正三年(1725)知县李恂修葺,并新建讲堂学舍,后亦颓倾。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李拔重修,并延师主讲,前来求学生徒甚众,致讲舍不能容,于是建辨志堂,其前为寻乐堂,其后为道统祠,又建旁舍2间,并书白鹿洞条规于壁,以督生徒。嘉庆八年(1803)改为龙神祠,而以和公祠为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知县范炳监及县人刘文源等以旧书院址为斋房。
佷山书院-对联
  教化行而风俗美;
  师道立即善人多。
清代李拔题佷山书院
  争消长于晷刻,旦昼何浊,夜气何清,即只是人禽境界;
  辨义利于毫芒,徇人则虚,为己则实,到处见舜跖关头。
佚名题辨志堂
  钟山川之灵气,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快今日怀瑾握瑜,郁郁彬彬,无非士林翘楚;
  沐朝廷之教泽,乐正造士,司徒选士,愿他年分道扬镳,师师济济,尽作王国羽仪。
714#
发表于 2010-10-3 21:36:44 | 只看该作者
石涛1630一1724年), 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画家。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为广西全州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代表画作为《莲社图》。

耽文艺如嗜欲
以古人为朋曹

闲中觅伴书为上
妙处无心物自春

未应淮海无豪士
长恨乾坤有腐儒
713#
发表于 2010-10-2 23:47:02 | 只看该作者
清兴茗兰,虚怀视竹
乐情在水,静气同山

作者王元吉[清]字履祥,江苏无锡人。国子生。诚朴无华,勤学,书临摹王羲之,功候甚深。康熙年“文字狱”遇难。
712#
发表于 2010-10-2 23:31:38 | 只看该作者
闲暇翻阅《飞狐外传》,胡斐一直是我喜欢的人物,读到第十五章“华拳四十八”,福康安母下毒马春花,章回后有注释

    注:一、清朝相国夫人下毒,确有其事。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有记:“余长姑嫁慈溪姚氏。姚母能诗,出外为女傅。康熙间,某相国以千金聘往教女公子。到府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出拜两姝容态绝世,与之语,皆吴音,年十六七,学琴学诗颇聪颖。夜伴女傅眠,方知待年之女,尚未侍寝于相公也。忽一夕二女从内出,面微红。问之,曰:堂上夫人赐饮。随解衣寝。未二鼓,从帐内跃出,抢地呼天,语呶呶不可辨。颠仆片时,七窍流血而死。盖夫人喝酒时,业已鸩之矣。姚母踉跄弃资装即夜逃归。常告人云,二女年长者尤可惜,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弦。”批本云:“某相国者,明珠也。”

量浅酒痕先上面
兴高琴曲不和弦

清雅的联句,读出阴森森味道来......
711#
发表于 2010-9-16 12:50:29 | 只看该作者
事经困后方成悟
计到危时亦自疑
==太湖县状元赵文楷所作

赵文楷幼年即聪慧过人,“目能数行,日熟千言”。后因父丧,“薄田十余亩,粥饭常不给”,但其读书志愈坚。他二十八岁中江南乡试第二名。然而科举并非一帆风顺。赵文楷中举后考进士,屡试不中。落榜虽不馁,却因家贫,只好边苦读应考,边为他人做幕府,游四方习吏事。经过八年的磨砺,终在三十六岁时得中状元,为嘉庆元年丙辰科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1 04:51 , Processed in 0.05138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