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那个曾经对比韩寒的刘亦婷成为祖国栋梁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8 00: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0年一期以韩寒为主角的《对话》节目,最近又在网络上蹿红。

18岁的韩寒作为当年青年崇拜、长辈反感的“异类”,在这场鸿门宴中接受了来自各界人士的刁难,节目组还特地找来了名叫黄思路的小姑娘与韩寒做对比。



当时的人们心里,早已为他们设定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离经叛道的最后泯然众人,少年榜样终将成为国之栋梁。人们都在等着看韩寒的笑话。

黄思路是谁?作为当年“好学生三人组”中的一个,你也许不知道她,但其中名气最大的,江湖号称“哈佛女孩”,你一定记得。

那就是因一本畅销书火遍大江南北的刘亦婷。



多年以后,当刘亦婷享受着美利坚合众国温暖的阳光,一定会想起捏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

然而,同样被捏冰块回忆支配的,还有大批身在中国的90后青少年。

千禧年,最大的90后已经10岁,《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经出版,就以200万的销量创造了中国家庭教育类图书的行业奇迹,这本被万千家庭与学校奉为“教育圣经”的奇书,使 “刘亦婷”成为最牛逼的别人家的孩子,无数中小学生挂在嘴边的梦想。



捏冰块,就是家喻户晓的刘亦婷式意志磨练法之一,为了培育刘亦婷的耐力与韧性,刘母让刘亦婷用手捏住一块冰,坚持一刻钟,直到感觉“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

刘亦婷后来在日记中回忆了这段过程,曾被许多家长视作素质教育的典范:

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拿起一封说明书看,转移注意力;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第四分钟,骨头都要被冻僵冻裂了,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第五分钟,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手完全麻木了;……当爸爸终于喊停时,我忍不住欢呼起来,这时才看到我的手已经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是觉得很烫。


虽然那时的人们缺少对家庭教育的清晰认知,却从不缺少一台冰箱。于是在90后的童年认知里,冰块除了用来解暑,还可以用来捏,如果捏得比刘亦婷还久,也能上哈佛。

除了捏冰块,还有大量刘亦婷式教育法在江湖上流传,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刘母认为过多的色彩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于是许多小公主失去了最爱的粉红文具盒;





抄电话簿是培养刘亦婷耐心的重要方法,于是孩子们莫名其妙地拥有了一项课余作业;

刘亦婷曾按照母亲制定的铁人计划备战考试,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用大量体力运动缓解精神疲劳,靠着补品吊命,于是照猫画虎的家长们把一个个累倒的孩子送进了医院。

这些如今看上去颇为非主流甚至有些虐童倾向的教育方式,在当时被人们大肆追捧,他们被“哈佛女孩”四个字吸引了目光,只看到了这次教育实验的成功,却忽略了真正促使刘亦婷进入哈佛的到底是什么。

毫无疑问,刘亦婷是传统意义上的模范学生,然而全中国比刘亦婷更学霸的人千千万万,为什么单单刘亦婷进了哈佛?

没有SAT成绩,没在国际竞赛中获过奖,除了在电视剧《苍天在上》里当过群演,没什么艺术特长,她的日记中写到每天连打乒乓球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更别谈课外活动,这些申请留学的硬件条件,其实刘亦婷并没有完全具备。





决定她命运的除了父母的先见之明,还有高中期间的一次旅美经历。

这段一直被刘亦婷引以为豪的经历开始于一次面试,她所在的成都外国语学校举办的中外交流活动,计划派一名学生代表前往美国体验生活,刘亦婷是5名竞选者中的1位。

按她自己的说法,其他4名学生无论在学校成绩、艺术特长、英语水平方面,都比她好,于是刘亦婷一家打算另辟蹊径。





面试前一晚,爸爸给刘亦婷灌输了许多也许她自己并不真正明白的国际局势见解,深刻讲述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

果然,这个“深刻”的小姑娘立马吸引了致力于中美交流的面试官拉瑞的注意,拉瑞折服于她的精神境界,刘亦婷在5位强悍的竞争者里脱颖而出,而身为美国议员的重量级人物拉瑞,后来成了她申请哈佛的推荐人。访美期间,刘亦婷正是寄住在拉瑞家里。

很多美国大学形成了一个传统,利用本校的毕业生来当面谈人,面谈人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考官,而刘亦婷的面谈人是拉瑞为她找来的,其中的主观性可想而知。





整个过程在《哈佛女孩》中有详细的记述,然而我们发现,当时哈佛在中国的招生制度还未形成一定体系,甚至存在许多漏洞。

除了重磅推荐人拉瑞,哈佛自身的政策也十分眷顾刘亦婷,美国名校致力于培育“优秀的美国人”,它们会招收世界各地的学生以打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当时几乎没有家庭敢放弃高考直接申请外国名校本科,中国本科留学生寥寥无几,从这方面来看,刘亦婷的申请之路几乎没有竞争。

就在刘亦婷忙着申请美国名校时,母校成都外国语学校被德瑞教育集团收购了,从公立高中逐渐转向了私立学校,并开办国际班,招收有意留学海外的学生。





为了打响学校牌子,需要在短时间内树立一个优秀学生典型,处于这个时间点的刘亦婷成为了最佳选择。据说,德瑞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支持刘亦婷的申请。

而培养刘亦婷成人成才的母亲,更是功不可没,作为一名出色的杂志社编辑,刘卫华始终处在国内信息的最前端。恰巧,这是一个信息决胜的时代。

最终,“哈佛女孩”神话,成了千玺年众多因素打造的时代产物。

不可否认的是,刘亦婷所开启的留学风潮,一直延续至今,中国的孩子也因此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如果刘亦婷没有走进哈佛,或许刘卫华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现实是,一张哈佛录取通知书,成了这位编辑母亲最有力的营销品牌。





正如上面所说,刘亦婷的“成功”得益于众多推手,而国内的家长则把焦点集中在了“家庭素质教育”,殊不知,刘亦婷所接受的功利性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素质教育。

刘亦婷小时候有个理想,要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不过,这个理想也被巧妙地套上了一个个功利性的目的,成了督促她好好学习的思想工具。

“如果你上不了重点中学,就受不到最好的教育,要想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就更困难了,”刘卫华曾这样写道,“她遥远而空泛的人生理想第一次被化解为争当前3名、保送进重点中学这样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这种“长期灌输”方式看似讨巧,实际上不仅扭曲了价值观,还养成了孩子爱唱高调的思维习惯,凡事都会在前面加一个“为人类做贡献”的帽子。

除了正面灌输,聪明的家长也懂得反面取材。比如,看到街上被人赶来赶去的小贩,他们便借题发挥,对刘亦婷说,“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真本事,将来就只能当个无证小贩。”

6岁的刘亦婷还未懂得人间的美好,就被迫接受了生活的压力,而孩子对于小贩的同情被迅速转化为歧视,这种歧视继而转化成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哈佛女孩》曾被称为家庭素质教育经典,然而 “学习是头等大事”的思维却是“科举思维”的延续;“比别人更努力、重当尖子生”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以苦行僧的方式大干3年半”却是中国学霸的普遍宿命……

只不过喜欢舞文弄墨的刘母,把自己的功利心不断美化,戳中了千千万万家长的痛点,实现了一场”从娃娃抓起“的大型营销。





好在,时代在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回过头来,距离《哈佛女孩》的出版已经过去了19年,同一年出版《三重门》并被认为昙花一现的韩寒,如今从文学界跨进了电影圈,年年身居福布斯排行榜,登上了《时代》封面,影响着一代代中国青年。





19年过去了,韩寒早已成熟,却仍然说着真话。

而曾经立志奉献人类报效祖国拯救穷人的哈佛女孩在哪呢?



她早已成为了美国中产公民,开设资本公司挣着中国富人的钱。留给我们的恐怕就剩捏冰的回忆了。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0 18:22 , Processed in 0.0372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