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816|回复: 0

[转帖] 一副楹联引发的惊世传奇 ——解读临海杨公祠“补联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3 02: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台州日报2018.05.20
作者:彭连生
===============================================



杨镇毅先生
章襄先生
杨仲瑜先生

    □彭连生

    临海古城,胜迹众多,巾子山是台郡城中一方名胜,山上古迹杨节愍公祠掩映在山林之间。

    这里流传着杨公祠遗下的半缺残余楹联被人补全的历史故事——

    纪念明末抗清英雄的杨公祠

    杨节愍公祠是纪念明末抗清英雄人物杨时熙的专祠。杨公祠几经兴废,现在山上的祠宇是民国年间杨镇毅等人兴建的。如今杨镇毅孙辈这些老人会同杨氏族人奔走相告,竭尽全力,呼吁保护杨节愍公祠重修,发挥名人遗迹作用。

    杨时熙,临海人。明崇祯十七年甲申,转两淮盐运司同知,史阁部可法才之,提升运使。清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二十四日丁酉,清兵攻克扬州,随史可法抗清,时熙以守城,自缢于城上。同史可法在扬州梅山殉国。清乾隆间杨时熙的忠义受到乾隆帝的哀怜追封赐谥为“节愍”,并彩绘绢像,悬于扬州盐运使署之景贤楼。道光三年(1823年)名士郭麟为之作《景贤楼画像辩证记》。道光六年张来霄广征名流题咏像赞,装成像卷,勒像于首。到了民囯7年(1918年),像卷交杨时熙后人杨镇毅,当即雇请苏州名工周梅谷镌刻将画像题赞勒石,迎回临海,嵌于巾山杨公祠内墙壁。1919年迎回像及石刻到达临海南门码头时千人夹道恭迎,盛况空前。1947年杨镇毅迁住到“不浪舟”,一直世守祠宇直到终老。

    杨氏后人还向笔者介绍其祖父杨镇毅的事略。杨镇毅(1876—1960年),字梓青,临海县城天灯巷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赴杭州入紫阳书院求学,旋入诂经精舍,与章太炎同师事俞樾。三十二年,东渡日本,入弘文书院,结识陶成章、秋瑾等,入光复会。次年春回国。时秋瑾等筹划浙皖起义,杨镇毅率学生屈映光、周琮等回临海,创办台州耀梓体育学堂,为光复会在台州的秘密机关,任学堂监督,以响应大通。大通事发,秋瑾就义,杨镇毅被调任温处省视学,并被推为浙东八府教育总会副会长。三十四年秋,入浙军二标任书记官,在新军中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秋,赴上海参加攻克江南制造局之役,任光复军参谋长兼顾问长。又与李燮和等筹建光复军一个师,招台州兵一营,参加江浙联军会攻南京。1912年春,民国成立,任浙江都督府评议部参议官。1914年,任浙江巡按使公署机要秘书及省惩戒委员会委员长。时袁世凯称帝,国事日非,杨镇毅不愿铨叙陆军中将,不愿任浙江政务厅长,是年冬,离开政界,退居家乡。1919年,应山东省长屈映光之请,北游泰山,并以省长公署高等顾问名义,主持祭孔典礼。于此前后,曾旅居上海数年,常为《申报·自由谈》撰稿。1925年,开始学佛,也曾营救过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

    残联补全费尽周折

    那么现在这半片残联又是怎么发现和得来的呢?

    事情要从文革动乱说起。文革期间,巾山上“不浪舟”中明杨公祠的飨堂,堂内陈设破坏,木板楹联后被公祠占住者锯去一截补作木壁,残存二楹联,其一联上下两头均被锯去,只剩“□□仍到家山,看江上双峰,翠微依旧,前村共□□,□□绝顶访任翻”几个字。落款署名:张裔渠、陈泽南、余藻、杨毓琦、卢赞飏、林镜铭、马文翰、尹慎修、杨熨锦、王德辉、李锡周、王耀祖等十二人。

    另一联亦剩下联:“崇祠依绝顶,风来月到,比扬州好景何如?”两副残联于1999年1月杨镇毅三子杨仲瑜(1913-2014年)等杨氏后人将钉在“不浪舟”中的残联及飨堂的旧联均一一拍了照片,后来城建部门重修“不浪舟”,杨家后人仅拾回那片残联。楹联为柏木制成,蓝色填字,长185厘米,宽30厘米,厚2厘米。

    两副残联的意句很好,但不知道岀自何人之手,但残联均失上联,杨家深等杨姓族人自1919年从扬州将像卷、石刻迎回临海,在巾山原“不浪舟”废墟后面建杨公祠,将石碑嵌于祠壁,同时在原“不浪舟”废墟上进行重建,作为飨堂,并居住在此守护,值至1960年终老仙逝。文革中巾山上的杨公祠也难逃厄运,三间正殿被毁,幸石刻文物从壁间移下事先转移,埋入土下才免于浩劫。

    1996年,杨氏后人重修杨公祠才将这十一块石刻取岀,这些题咏石刻才得已保护。为了继承杨镇毅的遗志,杨氏后人发起重修杨公祠,以存遗迹,特经临海市诗词楹联学会诸同志共同研讨,为摩补如上,并为补其上联:“矢志匡扶社稷,恨淮南四镇,观望逡巡,后援泡影,誓守孤城随阁部。” 补下联缺字:“梦魂仍到家山,看江上双峰,翠微依旧,前村落照,重来绝顶访任翻。”另一上联由学会82岁老人李文彬先生冒溽暑摩补其成,“忠骨托梅山,物换星移,问禹域英雄有几?”两联得已完成,真可谓众人倾心尽力为文物,有如此精神,值得敬佩。

    事过六年,到了2005年1月将束之高阁保存博物馆中的项士元纂的《巾子山志》正式岀版,在翻阅卷三祠庙中杨节愍公祠,得到了印证。《巾子山志》是项士元据章襄《碧峰山房日记》载有拟作杨公祠联十二联入编,其中七八两联正好是悬挂飨堂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而缺内容的联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真正是珠联璧合,原配绝对。

    从日记文稿中录出章襄拟联“有子同殉社稷,是关西一脉,青史常昭,遗像寄扬州,遮莫景贤为董相;旅魂仍到家山,看江上双峰,翠微依旧,前村共明月,重来绝顶访任翻”。另一联“世系改东山,子孝父忠,显有明十七朝养士之报;崇祠邻北固,风来月到,比扬州廿四桥好景何如”。从留存和杨氏后人看到的木刻原作对比,真正制成楹联时已在章襄先生联句上有所改动。经历此事的这些老人都一个个老去,当年参与其中摩补并受教于杨镇毅的百岁老人李文彬还健在,笔者问起这事,他万分感慨,动乱的年代那些人的无知,巾山上的文物古迹遭受毁坏可惜呀!

    撰联作者章襄的身世

    那当年的撰联作者章襄又是哪里人呢?

    带着这些事前去寻找考证,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他的曾孙章扬明,也看到了唯一保存的一张章襄影像。

    章襄(1862—1941年),名士皋,字锡赞,号谟臣、慕臣,后改模诚。临海邵家渡大路章村人。清宣统元年已酉科岁贡。二十八年正月,任临海三台中学堂监学兼经学教席。后任台属师范讲习所国文地理教席。1913年选为临海县农会会长。12月奉民政长朱瑞令委查开化县知事被控案委员。3年5月,奉民政长朱瑞令任新登县署第三科科长。1918年春,受回浦中学陆翰文邀聘任私立回浦高等小学校任教员。1919年4月至1923年任省立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校教员及高等科第二年级主任兼修身国文地理科目职员。1931年回城在私立回浦中学校任教。一生以教书育人为业。著《碧峰山房日记》,民国时期台州很多名人均出自其门下,其门生屈映光邀其为政,以婉言谢绝。章襄通音乐善音韵,为临海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之一。1920年创作歌词与曲谱,作有《送别歌》、《留别歌》、《旅行歌》、《毕业歌》、《贺毕业》等9首,还作有临海振华中学校歌,哲商小学校歌。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3-29 10:28 , Processed in 0.0392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