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引用老海在2006-4-23 19:31:08的发言: 
老海也是老朋友了,就用不着客气,说点错某的看法 
合咏:砚台 
 曾研尽人间笔墨 
 始磨出天下文章 
按照诗钟的规矩,老套一点似乎不妥,不过拘泥多了也不是好事.不过字面上露字眼,好象是诗钟的大忌,"砚"字或许有办法可以避免.比如粗俗点."耗""销""历"等.... 
 
 月、云六唱 
 山外夜读嫌月小 
 亭中烛舞看云低 
表面上倒也清雅,实际上脱离现实.跑到山前亭子里看书,蚊子不说,季节温度,强盗土匪,朦胧光线等等,还要观察晚上的云,造景痕迹太重. 
 
 合咏:友情 
 世事抚平知此重 
 心尘落尽看余轻 
余字在这里想来是说有了友情什么都可以看淡,倒也是老海性情.不过下联不如上联切题,单独看好象更不颔接. 
 
 境、天七唱 
 歧路有时通胜境 
 人生何必上青天 
对仗稍微宽,但这句很喜欢! 
 
 嵌洗耳、清心 
 竹院流风能洗耳 
 松泉净月亦清心 
这句不见奇,着重在第五字处,可以更生动或者拟人化一点.或许有点睛之处. 
 
 云、舟三唱 
 千里云横丘壑上 
 一江舟入画图中 
粗看气势和余韵都颇好,实际"千里云横丘壑"太夸张,距离上太脱离.整体范围由千里画面突兀转入眼前山水,视觉跨度不太舒服. 
 
 月、江任唱 
 闲观水底鱼吞月 
 偶见江头船上天 
晚上鱼吞月?常规上不好.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不过不是特定环境,最好不要这样表达.下联的阐述和上联,就让读者对那省略了的饿主体(人,也就是我),到底在船上还是水边感觉模糊. 
 
 嵌字:争秋夺暑(碎锦格) 
 风添锐气夺天暑, 
 秋上寒山争叶黄 
这句构思很新奇,甚喜.微瑕是上联的语感."添""天"一致,影响朗读时候的流畅.毕竟对联的三要素有声律美. 
 
 缘、梦四唱 
 世道有缘山水近 
 人生无梦海天绝 
这一联的味道在于个人的感悟来体会,所以不好评说. 
 
 合咏:心静自然凉 
 目入青山无宿怨 
 心依明月有清凉 
上句唐突了点,无所凭据.下联流畅自然多了. 
  
 分咏:箫、笋 
 彤管轻扶吹竖调 
 嫩尖乍露破新湿 
两句的后三字可能最惹争议.很好的探索. 
 
 分咏:月、山 
 流年常落江中水 
 晚照时余坡上云 
江中水....别扭不? 
 
 碎锦格::落、花、流、水 
 流年似水催花鬓 
 往事随风落晓红 
这两句的后三字就牵强.水催花鬓,合适不?风落晓红,时间上,晓字太拘泥,不如晚红等自然. 
 
 合咏:夕阳 
 路到尽头终不悔 
 霞于明日又重飞 
粗略着还不错,不过生生不息,尽头不太符合实际,也太悲观. 
 
 分咏:酒/春天 
 直令谪仙思乘月 
 悔教夫婿觅封侯 
下咏有趣 
 
 嵌字:道、人 
 得道无非心入境 
 为人何必眼朝天 
上联的"入"字仿佛代表不了"得道".下联大有味道. 
 
 碎锦格:清泉石上流 
 泉边石滑荇苔软 
 湖上风清日月流 
赏脸准确.下联或许只套上了日月影射的光阴.湖多于静,流的感觉不那么充分. 
 
 分咏:狗、桃花 
 天心开口月失血 
 坡上流霞谁染红 
这一组不看题目很难想象.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只是供参考,遗漏失颇处还请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