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31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煎饼读书——资治通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6 12:5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 凯迪BBS互动区
作者:煎饼读书——资治通煎

上次讲了,煎饼被领导罚读《资治通鉴》。这种蜡头书是最没读头的。老孟头说过,“独乐乐,于人乐乐,孰乐?”。与其自己嚼蜡头,不如大家一起聊。
好啦,开贴!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周威烈王初次分封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就是魏国、赵国、韩国的先祖啦)
司马光说:俺听说天子滴职责莫过于维护礼教,礼教最重要滴事情就是名分啦。啥叫礼捏?礼就是纪律。啥叫分捏?就是君、臣。啥叫名捏?就是公、侯、卿、大夫(职位由大到小排列。)
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都要听命于一个人,你虽然有天大的本事,绝顶的聪明,都必须要给他卖命,这就是按照礼教来维护纪律。所以天子统治三公,三公统领诸侯,诸侯管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人、庶民等。贵人来管理贱民,贱民服从贵人。上面指挥下面就像心腹活动手足,树根支配树叶。下面服务上面就像手足保卫心腹,枝叶防护树根一样。上下互相保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天子的职责莫过于维护礼教。

【煎饼笔记】
先呸司马光一下,典型的种族主义思想。开篇煎饼就不喜欢,找点有趣的典故。
三公指什么呢?查资料得知周朝指的是司徒、司空、司马。西汉称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变为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而中国古老封建制度有三公九卿的说法,九卿又是什么呢?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说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相当于现在的宗教事务司司长
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相当于卫戍司令
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相当于警卫司令
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相当于小车班。
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部长
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这个相当于什么?
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相当于财政部长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现在应该归属水利局吧。

可见当初的官职和现在很是有很大不同的,小车班班长也能进入常委呀。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2:59:27 | 只看该作者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周文王演绎《易经》,把乾坤排在首位。孔子解释说“天为尊,地为卑。乾坤就定下来了。由低到高的排列。贵贱的位置就定下来了。”就是说君臣的位置就像天地一样不可更换滴。孔子的《春秋》贬低诸侯,尊崇王室,周王虽然势力薄弱,但是排在诸侯的前面。由此可见,圣人在君臣方面还是非常的在意滴。如果没有桀、纣的暴政,和汤、武的仁政。人们都服从,老天都指定。打死君臣滴名分都不会变滴。所以如果当初微子登上王位的话,根本木有汤的鸟事。季札做皇上的话,吴国的太伯也就一直可以享受别人的朝拜啦。但是这两个家伙就是亡国也不愿意接手,就是因为礼教的大节不能乱。所以说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名分啦。

【煎饼笔记】
再呸司马光一下。连带呸一下老孔
俺正好手边有本儿《易经》,看看怎么说滴。

乾:元亨,利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翻翻看《象》是介么解说乾坤滴。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木有尊卑滴区分么。
俺又翻出俺练八卦掌的铁牌(没有铁牌的同学可以参考韩国国旗)。阴阳鱼一样大小,一样形状。介个老孔同学咋看出尊卑滴捏。就煎饼对《易经》滴浅薄理解,阴阳是可以互易滴。极阳就会象阴转变,所谓盛极必衰。陈胜老爷子也喊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照老孔和司马光滴逻辑,首先大宋朝的开坛大哥赵匡胤就大逆不道。
所以,虽然司马光同学为了求个一官半职拍皇上马屁可以理解,但是拍马屁拍到自扇耳光就有脑袋杏仁化倾向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0:05 | 只看该作者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所谓的礼,就是分辨贵贱,排列亲疏,裁定万物,管理杂事。没有名分就不能够出名,没有器物就不能成形。用名分来称呼,用器物来区分,然后上下就有井然有序了。这就是礼教的大方向。名分和器物没了,那礼教就没法存在了。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立了大功,不想要封地而象要领导赏赐繁缨。孔子确认为不如多封给他些地好。只有名分和器物不能够随便的给人。这是君主掌管的。政治上不讲原则国家就衰败了。卫国国王让孔子管理政事,孔子就要先纠正名分,认为名分不正的话,老百姓就手足无措。“繁缨”这个玩意,是小东西。但是孔子非常珍惜。纠正名分,是件小事情。但是孔子先从这里做起。是因为如果名分、器物乱了那么上下也就混乱无法互相保护了。所谓事情都是有小事而累计变成大事的。圣人都深谋远虑,所以在治理上对小事也非常地在意。而平常人目光短浅,总是等事情闹大了再来补救。整治小事花力气少而效果明显,事情闹大了就是竭尽全力也未必救的过来。《易经》上说:“踩到霜就离结冰不远了。”《尚书》上说“每天都要解决成千上万的事情”说的就是这类的小事。所以说,名分最重要。

【煎饼笔记】
这段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就不呸啦,省得小叮当上课打伞。
“繁缨”是什么东东,老孔头如此看重。查资料,“繁缨”是马的饰物,围在马胸前,象围裙一样。应该是有一定级别的贵族才用的东西,所以孔子不愿意随便赐给别人。
而且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器物也是不能随便用的,都有规矩。比如喝葡萄酒就要配夜光杯。比如你不能随便打听别人家里的鼎有多重,会被当成反贼抓起来的。
刨去这一段里的老木头皮,简化为“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两句成语。
另外,原来“日理万机”这个成语原来来自《尚书》啊。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1:59 | 只看该作者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呜呼,周幽王,周厉王失德,周朝日益衰败,纲纪都被败坏了,下面以强凌弱,上面懦弱无能,诸侯王为所欲为,大夫随便干预朝政。礼教已经丧失了七八分了。但是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权还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就是因为周朝的子孙还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名分的。为什么这么说捏?当年晋文公对周朝王室有大功,于是请周襄王让他可以进行隧葬。但是周襄王没有同意。说:“按照姬家的规矩,公司没有被收购而有两个CEO,只是叔叔你也不同意的。不然的话,你身为区域经理有这么大地盘,想隧葬还用请示偶么?”。晋文公于是就害怕,没有再违抗。所以说虽然周朝总公司的直辖地盘没有曹国、滕国大,直属员工没有邾国、莒国多。但是经过了数百年,还是能够被各个分公司听从。虽然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都非常强大,但是都不敢太过放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还有名义上的控股关系。而象鲁国的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晋国的智伯,虽然势力已经大到可以直接篡位当区域经理了。但是还是不敢,不是因为他们没本事或者不忍心。而是爬背负以下犯上的罪名被天下各国歼灭。而现在晋国大夫欺负国王,瓜分晋国,天子不能征讨,还顺着他们的意思,把他们封为诸侯,这样名分无法坚持,周朝先王的礼教毁于一旦啦。

【笔记】嗯,读到这里,总算看懂了阿光讲三国分晋的用意了。是要告诫皇上不能学周威烈王啊。
整点八卦:
周幽王就是那个和中国名模褒姒传出绯闻的那个凯子啦。把MM最经典的镜头就是在长城上玩“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周厉王成立了历史上最早的狗仔队,到处窃听各家的悄悄话,枕边风。由于,这位同学玩大了,不仅偷听明星大腕,而且连小老百姓谈论天气也不放过,于是激起民愤。最后被人民群众赶跑了。
晋文公就是重耳。

名词:
“隧葬”,根据风水家的说法,隧葬法解释是:“龙气深厚,阔大,须开金井。深数十丈,造石屋于下,具两石櫈。棺置于上,理与通相似。通则浅而小,隧则深而大,法与悬略同。悬则幽于地上,隧则入于地中。”,说白了就是开地道,把棺木放进造好的石屋中摆放。属于天子专属的葬礼。其他人是不能用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3:08 | 只看该作者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乌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或许有人认为当初,周朝势力薄弱,三晋强盛,即使周朝不愿意分封,也没有办法。其实的大错特错滴。三晋虽然强盛,但是如果真的可以不顾天下的谴责而冒犯礼义的话,就直接自封为王,而不请示天子了。如果不请示天子而自立就是叛逆之臣,天下象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有德国王就会奉礼义而征讨他们。现在向天子请示,而天子同意封侯,就是接受天子的任命而当上诸侯,谁也没把柄征讨。所以三晋列于诸侯,不是三晋的礼教沦丧,而是天子自甘堕落。
呜呼,君臣的礼教既然已经坏了,天下就靠勾心斗角来争雄,使当年作为圣贤后代的各位诸侯,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真是悲哀呀。

【煎饼笔记】由是看来,三晋这三个国王还挺有战略眼光的。讲理的话枯燥啊,下面还是讲故事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3:45 | 只看该作者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还是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两千三百年前。
话说当初晋国有一位大夫智宣子,一天脑子不知哪根筋动了,要指定继承人。把他的心腹智果叫过来,说:“老夫准备指定一个接班人,瞅着智瑶很有本事,你觉的如何啊?”
智果说道:“介个智瑶有五大优点。”
智宣子一听,暗想:“智果不愧是俺御用马屁精,给个杆子就爬”道:“你且慢慢道来。”
智果说:“可以用唱的么。”
智宣子:“有歌就唱,有P就放”
智果说:“老大请配合我一下,”双手一搓,和智宣子拍着手呱叽呱叽的唱了起来。
“你拍一,我拍一,智瑶相貌属第一,胡子长的象关羽,个头高的象麦迪。”
“你拍二,我拍二,智瑶箭术是大腕儿,骑着快马追大雁,一箭射下一大串儿”
“你拍三,我拍三,智瑶才艺还双全,又能唱歌又跳舞,超男肯定排前三。”
“你拍四,我拍四,智瑶还会写大字,能和庄子聊做梦,敢跟孔子来辩日。”
“你拍五,我拍五,智瑶是个二百五,决事拍板不犹豫,胆大天也包不住,呀包 不 住!”
智宣子心中暗爽,看来这次没选错啊。如此智勇双全,一表人才,简直是8好找啊,8好找。
“不过~”智果又习惯性的大喘气。(发现凡是做领导心腹的都有大喘气的习惯。)
“又怎么啦?”智宣子问。
“智瑶这个人就是不够厚道,弹玻璃球赢了别人还取笑人家。如果当了领导,靠自己的本事胁迫别人做不仁不义的事没人管的住。如果非要他接班,智家肯定玩完。所以还是智宵比较好。”
智宣子自己很有主见,就没有采纳智果的意见。智果一看形式不对,自己得罪接班人也没的混啦,于是请示脱离智家,卷铺盖卷溜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老大叫伯鲁,老二叫无恤。赵简子象要从他们两个中选一个做继承人,但是不知道选哪个好。于是写了两本训导格言给两个儿子。说道:“要好好阅读,认真学习领会。”。过了三年后,问这两个人学习的如何。伯鲁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要求他把竹简拿出来,伯鲁已经丢掉了。再问无恤,无恤对训导倒背如流。让他取竹简,立刻从袖子里面取出来交给了赵简子。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非常贤能。把他立为继承人。

【煎饼笔记】由此可见,资料整理和经常复习对于升官发财是非常重要滴。同学们要随时把领导的文件带在公文包里啊。煎饼这点做的不错。偶经常被老板问本月收款情况,虽然偶记性不成,但是可以飞快的把资料调出,呈交给老板。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4:45 | 只看该作者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赵简子要尹铎出使晋阳。尹铎问:“要我去搜刮财产呢?还是作为长久的物资保障基地呢?”赵简子说:“当然要作为长期保障基地啦。”于是,尹铎过去后做人口统计少算户口,降低农民兄弟纳税负担。赵简子知道后对无恤说:“如果以后晋国有难的话,不要担心尹铎官小位卑,晋阳路途遥远,务必要投奔哪里。”

【煎饼笔记】《诗经》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减负是多么重要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5:45 | 只看该作者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智宣子去世后,智襄子智瑶继任。和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海鲜大酒楼吃饭。酒桌上,智瑶取笑韩康子,还侮辱康子的相臣段规。智国听说后,劝智瑶:“老大如果大大咧咧不提防的话,就会找来灾祸啊。”智瑶说:“灾祸都是我控制的,我不找别人麻烦,谁敢来惹我!”赵国说:“不行啊,《夏书》讲‘一个人三番两次的范错,招来的抱怨不一定在明处,要在未发生的时候就预先做好准备。’君子就是在每件小事上小心谨慎,才不会犯大错误。今天老大喝酒时得罪了人家主仆二人,又不防备,还说‘谁敢惹我’。这很危险啊。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死人,何况这种有势力的君主、相臣呢。”智瑶听不进去。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6:27 | 只看该作者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柰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段规劝道:“智伯贪财又刚愎自用,不给他的话肯定要打我们。不如先给他。他得了地,更狂妄,肯定还会向其他人要,其他人不给的话,他肯定会出兵。然后我们可以躲过祸患然后见机行事。”康子说:“有道理。”排使者送给智伯一片有万户的土地。智伯很happy,又向魏桓子要地,桓子也不愿意给,家臣任章问:“问什么不给呢?”桓子说:“无故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无故要地,各位大夫肯定很害怕,我们给他地,智伯必然会骄傲。骄傲而轻敌,各大夫因为害怕就会互相串连,联合我们团结起来的部队去对付轻敌的人,智伯老命不长了。《周书》上说‘要想打败他,先要听从他,要想取代他,必先给他好处。’老板不如先给他地,让智伯骄横,然后我们在寻找盟友对付他。何必我们做出头鸟呢。”桓子说:“有道理”,也给了智伯万户的地盘。

【煎饼笔记】别看你现在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7:29 | 只看该作者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皋狼两块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非常生气,率领韩、魏两家的部队攻打赵家。襄子准备逃跑,问“我往哪里逃?”随从说:“长子最近,而且城墙厚。”襄子说:“人民竭尽全力修建的城墙,又要拼死守城,谁能忠心护我。”随从又说:“邯郸储备充足。”襄子说:“都是搜刮人民血汗充实的仓库,现在又要和我一起拼命,谁能忠心护我。而晋阳,是当年老爸的地盘,尹铎待民宽厚,人民必将善待我”于是逃到晋阳。

【煎饼笔记】看来赵襄子没什么好的家臣,万事都要自己出主意。韩、魏两家比较老奸巨猾,决不当头。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8:23 | 只看该作者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是日,智、韩、魏三国大军将晋阳城团团围住,残忍的智伯掘开河堤,将河水倒灌如晋阳城。晋阳城内一片汪洋。房屋里面灶台泡塌,锅内生蛙。但是晋阳城内众志成城,没有一个人心生叛意。智伯视察水势,魏桓子驾车,韩康子侍卫。智伯望洋说到:“今天老夫才知水也可以亡国啊。”桓子听言,偷偷用肘子拐了一下康子,康子踩了一下桓子的脚。原来汾水可以倒灌魏国都城安邑,而绛水也可以淹没韩国都城平阳。智伯的家臣疵看到了两人的暗中交流,告诉智伯说:“韩国、魏国必定会造反。”智伯问:“你如何看的出来?”疵说:“这是人之常情。现在你率领韩国、魏国的士兵攻打赵国,赵国灭亡,肯定轮到韩国、魏国。我们约请他们胜了赵国三分赵的地盘。现在晋阳城除了三版没有干的地方,守兵杀马为食,晋阳城肯定不日就会投降。但两个人面无笑颜,倒有忧色。所以肯定是要造反的。”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说给了襄子和康子。两人立刻辩解道:“这厮肯定是拿了赵国好处来游说的。让主公怀疑我们还放松了攻打赵国。否则,为什么我们不要唾手可得的赵国的土地,而费尽心思去做风险系数很高的事情呢?”两人人出去后,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要把臣的话告诉他们呢?”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疵说:“臣发现两个人一看到我就赶紧躲开,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他们的奸计了。”智伯没有听从疵的劝告,疵便申请出使齐国。

【煎饼笔记】原文中“三版”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不听忠臣劝告的基本上都离翘辫子不远啦。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9:08 | 只看该作者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潜出,游说魏桓子和韩康子,说:“臣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国攻打赵国,如果赵国灭亡了,下一个就轮到韩、魏了。”两个人说:“我们心里也明白的很。但是害怕事情没策划好就泄漏出去,立刻就招致灾祸啊。”张孟谈说:“谋划是出自两位主公的口,进了我张孟谈一个人的耳朵。有什么害怕的呢。”于是两子和张孟谈商议好行动日期后悄悄把他送回。一天晚上,赵襄子派人杀死了守大堤的官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军队。智伯的军队仓促救水,一片混乱。韩、魏两国军队乘势从两侧攻击,赵襄子正面冲锋。打败智伯军队,杀死了智伯,诛灭智家宗族。只剩下当初老早脱离智家改姓辅的智果一家幸存。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9:48 | 只看该作者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当!当!当!说书人司马光再次登场。当然由煎饼替他念讲稿。
微臣煎饼说:智伯之所以死翘翘是因为他的才能胜过了道德。其实同学们哪!才能和道德是两码事儿,但是一般俗人是分不清滴,通通称为贤人,所以就会看走眼。(言外之意,俺司马光属于少数脑子不进水之人。)
所谓聪明、敏锐、坚强、刚毅称之为才,正派、刚直、公道、平和这样的称为德,在台湾称为不沾锅。才能是道德的帮衬,道德是才能的指导。云梦这个地方的竹子,号称天下最刚劲的。但是不经过揉制加工,不在屁股上插羽毛,就不能够做成弓箭射虎裂石。棠这个地方的铜矿,号称天下最锋利的。但是不经过熔炼、磨砺,就不能够劈甲断金。所以说德才兼备的家伙我们都叫他“圣人”,就像笑坛水王我们叫他“侠圣”一样。无才无德我们叫他“笨蛋”。在台北有个地方就是这些人的聚居地,称为“愚人码头”。德胜过才的我们叫他“君子”,现在我们称呼他“傻冒”。才胜过德的我们叫他“小人”,现在称呼他们“精英”。凡是选拔才干的方法,不过是选择圣人和君子,与其选了个小人,还不如聘用个笨蛋。(当然啦,这是战国时期的标准,现在领导招聘的优先顺序是:精英-笨蛋-傻冒-圣人)
微臣煎饼继续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君子凭借才干来为善,小人凭借才干来作恶。借才干做善事的,善事流传四方。借才干干坏事的,坏事也祸害无穷。笨蛋虽然想做坏事,但是智力不足,力量不够,就像小gougou和人打架,只有挨扁的份。小人有足够的脑子去作恶,有充分的力量去施暴,就象凶恶的小小老虎又加俩咖啡翅膀。为害无穷啊。
有德的被人尊敬,有才的被人喜爱。你喜爱的人就容易亲近,你尊敬的人就会敬而远之。所以领导选拔干部经常会被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道德。以至于最后经常被自己亲手提拔的人拉下马。智伯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因此,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做CEO的,应该先审查道德在衡量才干,这样就不会遗漏人才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0:26 | 只看该作者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地盘。赵襄子有变态的嗜好,把智伯的脑袋刷油漆,做成了可乐罐。智伯的家臣叫豫让的要为智伯报仇,于是装做罪人,偷藏匕首,混入襄子宫中打扫茅房。
(豫让:“导演!厕所介么小个地方,偶藏哪里?”导演:“少废话,钻马桶里!”
某天,襄子上厕所,一边大便一边哼着他的御用如厕音乐:“贼里的山路十八弯,贼里的水路九连环~”,忽然一个屁激起了他的灵感。立刻叫人搜查厕所,于是在马桶里抓住了一身山水的豫让。家臣鼓噪着杀了豫让。赵襄子说:“智伯死了也没滴后代,此人要为智伯报仇,真是义士啊义士。就表杀啦,偶小心躲着就是了。”于是释放了豫让。
豫让放出来后,把自己身上刷层油漆,装扮成麻风病患者,然后吞下烧红的木炭,把自己烧成个哑巴。。。。。。
(豫让:“STOP!导演!你存心玩我是不是,这哪是刺客,这是自虐狂么。”导演:“少废话!你不演,后面一群替补呢,赶紧给我吞!”)
于是,豫让就扮成个不能说话的麻风病人在接头要饭。他老婆看到都不认识了。但是他的朋友目光如炬,一眼就认出他了。
(大街,豫让走过来,问一个乞丐,“你认识我吗?”,乞丐“孙继海”,靠,化妆失败,回去再吞木炭,刷油漆,又出来,问“你认识我吗?”,乞丐“孙继海”“靠,这样还认的出来?”乞丐不屑的看他一眼:“切!我是郝海东”。)
上述镜头后期制作时剪掉了。实际情况是:朋友看到豫让大哭到:“就凭豫哥的本事,如果投稿赵家,至少也能混个厅局级干部啊。那时候再想做掉他,不是很容易么。何必糟蹋自己?这样报仇,太有创意了吧。”
(豫让说:“你以为我想吗!还不是导演让这么演。呜呜~)
豫让说:“如果做了赵家的大臣,又要杀他,岂不是起了二心么。我现在做的虽然是非常的困难,但是我不想让后世天下人指着脊梁骂我心怀二心。”
这天,襄子出来遛弯,豫让趴在桥下面,待襄子快走到桥上时,忽然马惊了。立刻派人搜查,抓住了豫让,将他杀掉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2:19 | 只看该作者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赵襄子因为赵简子没有立自己的哥哥伯鲁为接班人,于是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不愿立为接班人。而是立了伯鲁的儿子代。称为代成君。代成君早逝,又立他的儿子浣。赵襄子死后,弟弟赵桓子赶跑了浣自立为王。一年后,也翘辫子了。赵氏的家人说:“立赵桓子本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于是杀了赵桓子的儿子,又将赵浣接了回来,称为赵献子。赵献子生儿子籍,称为赵烈侯(注意,这个时候已经是侯爵了。)。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称为魏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称为景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每次经过段干木(一个有名的贤人)的宅院必定要作揖。所以四方的贤士都投奔他。
魏文侯一天和众大臣饮酒作乐,突然天下雨了。命令备车到野外去。众大臣说:“今天饮酒作乐,天又下雨,老大跑出去做什么?”魏文侯说:“偶和虞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开心,但岂能违背信用,不去赴约呢。”于是起身赶去,亲自说明不打猎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3:01 | 只看该作者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韩国向魏国请求借军队讨伐赵国。文侯说:“俺和赵王是哥们儿,不能这么干。”赵国向魏国借兵打韩国。文侯也这么应对。两国都怒气冲冲的离去。后来两国听说文侯如此说,都向魏国称臣。魏国就称为了韩、赵、魏三国的老大。诸侯都没办法和他争。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3:25 | 只看该作者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魏国派乐羊讨伐中山国,占领了中山。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了儿子击。一天,文侯问众大臣:“我这个总瓢把子当的如何?”群臣都说:“简直太TMD仁义了。”只有任座没有附和,文侯很不爽就问:“小任,你觉的呢?”任座站起来说:“老大打下了中山,不给你小弟弟,而封给你儿子,怎么能够称为仁义的君主呢。”一下抓住了文侯的小辫子,文侯暴怒,道:“来人哪!把任座拉~下去,TJJTDS!”次日,文侯又问翟璜,翟璜说:“简直太TMD的仁义啦。”文侯一听,跟吃蜜糖似的,追问:“快说,快说,都怎么个仁义法?”翟璜说:“小弟听说老大仁义则喽啰就会刚直敢言。昨天那个任座敢冒着JJ被弹秃的危险仗义执言,所以说老大真TMD的仁义啊。”文侯听说,脑袋暴汗,还得陪笑脸,“先生说的对,先生说的对。来人啊,那个任座被弹死了没有,请回来!”并且,文侯亲自下堂,把生活不能自理的任座奉为上宾。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3:53 | 只看该作者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一天,文侯和田子方泡酒吧,文侯一边晃着青铜杯中闪耀着绿色光芒的前403年的二锅头,一边默默的倾听DJ敲钟,然后对田子方说:“这个酒吧的音响不好。左声道的钟声频率比较高。”田子方暗笑,心道:“靠,土老冒,杜比环绕都不懂。”文侯问:“你笑什么?”子方马上正色说道:“小弟听说,身为老大一般是知道怎么挑打手,不知道欣赏音乐。现在老大您精通乐理,恐怕有心改行当录音师吧,这样挑选打手可就不会专心啦。”文侯心道:“杀千刀的,老子休闲时候想玩玩高雅也要说教。”面子上还是非常的恭敬说:“老师批评的太TM对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4:44 | 只看该作者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崐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魏王的儿子击驾着自家豪车出来玩(叫什么不好,叫击),迎面碰上了田子方。击马上下车,伏地跪拜。田子方大大咧咧的没有回礼。击心中暗骂:“靠!丈着我老子的势力,竟敢连太子都不理。”于是说道:“方哥,您老脑袋再翘,帽子就掉了。”田子方慌张的扶了扶帽子。击又说:“方哥,请问是穷的当裤子的人可以骄傲呢?还是有钱有势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说:“当然是穷光蛋可以骄傲啦。有钱的都闷声发财呢,谁敢骄傲。国君骄傲的话就可能亡国,大夫骄傲的话就可能灭族。国家都丢了,没听说谁还吊你的。家都没了,也就没人把你当家人看了。可是如果你穷的小叮当响,一言不合,一行不遂,拍屁股就走。到哪里不也就是个穷么。”击惭愧叩谢。

【煎饼笔记】所谓横的怕塄的,塄的怕穷的不要命的。精英们要想活的久,就别把穷人往绝路上逼。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15:17 | 只看该作者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要选二当家的,采用差额选举,候选人是魏成和翟璜,请问这两个家伙哪个好?”
李克说:“介个介个,俗话说:大人说话,小孩家别插嘴。俗话又说:外人表掺和家里的事。偶一直做外省官员,当评委好像不大合适吧。”
文侯说:“少唧唧歪歪,推三阻四的,让你说就说。”
李克说道:“老大您的目关还是不够锐利啊。俗话说:居家时看他亲近的,富贵时看他结交的,当官时看他举聘的,穷困看他不作的,贫寒时看他唾弃的。这五看考察一遍,定谁还要李克自己说么。”
文侯说:“好啦,你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啦,来人哪,把这个不着四六的家伙轰出去。”
李克被侍卫扔到宫外,狼狈的一节一节爬起来,抬头看到翟璜。
翟璜过来问:“先生越来越高明了,这莫非是在研究地球物理么。咳咳,言归正传,听说先生刚才给老大聊二当家的事儿吧?最后定的谁啊。”
李克说:“定的魏成。”
翟璜立刻脸就憋成了zhu肝色,怒道:“靠!老头子太专横了,也不公开招标,投诉他!你丫李克也不对,你想想看,西河的守将吴起,俺推荐的。老大觉得邺县罩不住,俺推荐西门豹,老大要灭中山,俺推荐乐羊。中山拿下,没有片儿警,俺又推荐的你。老大的儿子没有家庭教师,俺推荐屈侯鲋,这些你都耳闻目睹,吃里扒外的家伙,推荐魏成。俺哪点不如那个老贼了?”
李克说道:“翟先生把我推荐给老大,难道是让我和你搞小集团么?老大问我二当家的事儿,俺就这么说。为啥知道老大肯定选魏成呢。魏成的高额工资,九成用在外面,自己就留一成。所以网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老大都是当高级智囊来用。您推荐的这五个,都是给领导打下手的。你怎么能跟魏成比呢?”
翟璜心道:“靠!这小人如今投靠了魏成,势力很大,结交的都是老大的近臣。现在是惹不得啦。”于是装作羞愧状,行礼道:“我老翟是个粗人,说的不对,别往心里去。我愿终生把您当老师,以后就跟您老混啦。”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13 17:19 , Processed in 0.0459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